实验室准入程序,保障实验室安全与规范操作的关键步骤
实验室准入程序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1. 申请与审核:实验室准入通常需要提交申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研究目的、所需实验设备和材料等。实验室管理员或负责人会对申请进行审核,以确保申请者符合实验室使用条件,并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2. 安全培训:在获得准入之前,所有实验室使用者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可能包括实验室安全规则、化学品的正确处理方法、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等。通过培训,使用者应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3. 实验室规则与规范:实验室使用者需要熟悉并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和规范,包括实验操作规程、设备使用规定、废物处理要求等。这些规则和规范旨在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4. 设备使用培训:对于需要使用特定设备的实验室使用者,可能还需要接受额外的设备使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的操作方法、维护保养要求等。通过培训,使用者应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设备。
5. 准入许可:完成上述步骤后,实验室管理员或负责人会发放准入许可。准入许可可能包括实验室门禁卡、钥匙或其他形式的身份识别证明。使用者需要妥善保管准入许可,并在进入实验室时出示。
6. 定期评估与更新:实验室准入程序可能需要定期评估和更新,以确保其与实验室的安全和运行需求保持一致。评估可能包括对实验室规则和规范的审查、安全培训内容的更新等。
7. 监督与检查:实验室管理员或负责人会定期对实验室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使用者遵守实验室规则和规范,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对于违反规则的行为,可能会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8. 退出程序:当实验室使用者不再需要使用实验室时,应按照实验室规定的退出程序办理相关手续。这可能包括归还门禁卡、钥匙、设备等,以及清理个人物品等。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实验室准入程序的一般性描述,具体流程和要求可能因实验室的性质、规模、所在地区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建议您查阅所在实验室的具体规定和程序。你有没有想过,进入一个实验室,其实就像进入一个需要特别权限的世界?这里不是随便就能闯入的地方,每一个角落都藏着可能的风险,每一个操作都关乎着安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实验室准入程序的奥秘,看看这个看似繁琐的过程,是如何守护着每一个实验者的安全与利益的。
实验室准入程序: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走进实验室,你可能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步骤,这些步骤就是实验室准入程序。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登记手续,更是对实验室安全的一种承诺和保障。比如,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的实验室准入程序,就要求进入者填写申请表,阅读管理条例,并在承诺书上签字。如果需要使用玻璃器皿或化学试剂,还得填写相应的领用情况表,并查询每种试剂的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抄写毒性和应急处理办法。这些表格需要经过学生、导师、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主任、申请单位负责人的签字,才算完成。之后,还得进行安全培训,通过安全考试,成绩合格者才能进入实验室。
这样的程序,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但你知道吗?83%的实验室事故,都和未严格执行准入制度有关。教育部在2024年4月8日印发了《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24日又发布了《关于开展利用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检查实验室安全准入等工作的通知》。哈尔滨工业大学更是规定,所有拟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的人员,包括师生和校外人员,都必须进行实验室安全准入。登录指定的网站,进行安全准入学习、练习、考试,这是每个进入实验室的人都必须完成的任务。
大型仪器的使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实验室里的大型仪器,更是需要特别的关注。使用大型仪器前,你得先领取仪器说明书、视频、操作手册等资料,认真学习,做好笔记,列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还得经过实验老师的集中培训,实践操作后,才能独立使用。这样的过程,确保了每个使用大型仪器的人,都具备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以平台实验室为例,2025年3月份,平台实验室就发布了实验室准入办理通知。所有人员进入平台实验室之前,必须获取房间安全准入许可。准入办理每月一次,采用线下集中办理方式。通过准入的人员,才能申请获取平台设备使用权限。实验室安全准入有效期:学生为1年,教职工及博后为2年,即将到期的师生需要再次申请平台实验室准入权限。
领用钥匙:责任与担当

进入实验室,你还得领到实验室的钥匙。上班时间借钥匙,必须在《钥匙借还登记表》上进行登记;必须在上班时间锁好实验室,并在上班时间归还钥匙,做好登记。实验期间,领取钥匙者对该实验室负责,有未经允许者擅入实验室,应由该负责人及时报告实验老师,如隐瞒不报,造成人身安全及财产损失的,则由该负责人承担全部责任。
若在非上班时间借用钥匙,需填写《假期实验室使用承诺书》,学生和导师签字;填好《假期做实验学生名单登记表》。这样的规定,不仅是对实验室安全的一种保障,更是对每一个进入实验室的人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进入实验室开始做实验:安全与规范
进入实验室,你还得立即填写《实验室进门登记表格》。实验结束后,必须清洗器皿,整理仪器,清点器材,打扫卫生,关闭电源及水龙头开关,关好门窗,做好记录。这样的操作,看似繁琐,但却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步骤。
协和学术中心实验室就开展了2025年度第一期准入与仪器培训。平台采用滚动式培训模式,保证了研究人员使用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平台现有常驻研究人员约180余人,仪器使用者700余人,开放共享仪器21台。自信息化管理系统启用以来,累计完成设备有效机时66,000小时,建立标准化准入培训体系并开展仪器培训400余场次,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总时长超过500小时。
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规范与保障
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更是对实验室安全的一种保障。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组织实施。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实验室人员在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患发热性疾病、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妊娠等情况下,进入实验室特殊工作区需经科主任同意。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